上海市街镇营商环境建设核心观点 -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街镇基层营商环境建设,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8.0版及“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的核心内容,旨在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1][5][7] - 市级部门通过常态化座谈机制深入研究基层问题,并加紧出台相关规定以支撑街镇工作,街镇则创造性开展“一街一品”营商服务品牌建设 [5][6][7] 政策支持与赋能 -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专设“夯实基层营商基础”板块,占整体篇幅五分之一,支持街镇打造营商服务品牌 [5] - 浦东新区出台促进互联网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意见,为街镇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政策赋能 [4][5] 街镇创新实践与成效 - 徐汇区湖南街道通过特色活动激发消费动能、召开40余场街区大讨论形成公约、对接离境退税政策等方式,成功激活商业街区发展潜力 [3] - 湖南街道启用“企事快办”工作站,坚持“1+5+15”天问题处置机制,截至8月受理企业诉求成果显著,并协助3家企业完成海外版权布局 [4] -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通过“南东营商漫步”等活动场景化解读政策,今年新增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现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占全区三分之一)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占全区五分之一) [5] - 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中,涉及街镇的创新实践超过三分之一,包括五角场街道外摆位管理、华阳街道打造“硅巷”等典型案例 [6] 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 浦东新区洋泾街道推进“泾聚里”品牌建设,整合5大类43项服务,打造海外人才服务基地,并助力1名孵化人才入选“明珠计划”领军人才 [4] - 洋泾街道在楼宇密集区设置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机,可办理200余项业务,多渠道破解人才安居难题 [5] - 街镇推行“服务+监管”闭环模式,通过多部门并联审核、动态指导,提升小餐饮备案、店招店牌审批等事项效率 [4]
街镇“面对面”,上海持续发力营商建设
国际金融报·2025-09-17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