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贝贾总为什么觉得自己被“虐”了?
新浪财经·2025-09-17 19:22

事件概述 -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引发重大舆论风波,公司创始人贾国龙随即宣布起诉罗永浩 [1] - 公司试图通过强调国家预制菜标准、开放后厨直播等方式扭转舆论,但暴露出无鸡的鸡汤、一岁的冷冻羊腿、两年的西兰花等问题,危机应对失效 [3] - 创始人将企业危机转化为个人荣辱,以“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得辨”的姿态硬杠,未能平息风波,反而激化矛盾 [1][3] 危机根源分析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与行业标准存在鸿沟,在大部分消费者认知中,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都可称为预制菜,而公司用行业定义否认使用预制菜,未能与消费者思维画上等号 [6] - 公司在菜品定价上存在认知错位,创始人强调的“不贵”与不同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微妙感知存在偏差 [6]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可度尚未成熟,部分人群存有偏见,该话题本身是“易燃易爆品”,而餐饮企业大多未预先告知预制菜使用情况,知情权缺失加上不佳的体感极易引发吐槽 [9][10] 企业管理与决策层问题 - 创始人陷入由熟人圈构成的“信息茧房”,接收的多是支持与附和,导致对局势判断出现偏差,难以听到外界真实声音 [6][7] - 民营企业中一言堂现象常见,专业意见往往服从老板喜好,许多建议被当作耳边风,导致决策者逐渐失去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8] - 企业处于发展成熟、平稳阶段,达到一定体量并成为行业头部后,容易被成功蒙蔽双眼,长期被鲜花掌声包围,身边顾问和经理人多报喜少报忧,加剧认知偏差 [7] 行业启示与建议 - 企业需打破信息茧房,建立多元真实的反馈系统,例如老板或高管定期一线体验,直接与顾客交流,搭建便捷的反馈投诉渠道,让顾客参与菜品开发等工作 [10] - 利用大数据、AI深度分析销售情况,持续在社交平台与消费者良性互动,正向看待差评投诉,深入洞察消费者表面吐槽背后的真实需求,如知情权、更好体验或更低价格 [11] - 赢得人心的核心法则是真诚、尊重和价值共鸣,坦白不足比对抗更能赢得认可,应尊重客户反馈,努力通过产品和体验提供超出期望的情绪价值,可借鉴胖东来等企业的极致体验模式 [11] - 企业应将决策权前置,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参与决策,多做市场探温,培养组织的“感知响应”能力,并建立舆情预警系统,监测社交媒体情绪指数,设定阈值和自动报警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