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趋势:支付机构出海与牌照布局 - 跨境支付行业进入以谋求海外牌照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出海"成为支付行业的关键趋势[1] - 行业竞争已从初期的"通道之争"全面升级为围绕海外支付牌照的"军备赛"[4] - 国内支付用户规模和市场见顶,支付机构纷纷将出海作为新的增长曲线[7] 牌照布局的战略意义与驱动因素 - 持牌经营能保障交易合规性、提升服务稳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并深度嵌入当地金融生态以提供增值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5] - 在同样成本投入基础上,出海能够获取更多产出,因为跨境支付费率高于国内市场竞争[5] - 跨境支付业务有望成长为支付机构新的收入支柱,为现阶段较为单一的支付业务分散风险[6] 主要支付机构的牌照布局现状 - CoGoLinks结行国际已在中国香港、美国、阿联酋获得支付牌照,并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则性批复[4] - 连连数字共计持有66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覆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多个重要市场[4] - PingPong拥有60余张全球牌照及许可,移卡持有中国香港MSO、新加坡MPI、美国MSB等牌照,并于2025年7月获日本批准开展扫码收单业务[4] 牌照布局的区域策略与目标客群 - 牌照布局呈现鲜明业务特征,区域选择重合度高,重点覆盖欧美成熟市场和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增长市场[5] - 在成熟市场布局是为了服务中国供应链出海所面向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布局是因中国商户常选择其作为出海第一站[8] - 出海支付机构的客户主要聚焦于"走出去"的中国消费者或企业,以及希望进入中国市场或拓展国际市场的海外本土消费者和企业[7] 获牌后的业务转型与能力建设 - 机构业务从单一支付通道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拓展至本地收单、多币种结算、外汇管理等增值服务[7] - 例如CoGoLinks结行国际推出"平台收款+外贸收款+服贸收款"组合产品,叠加付款、汇兑等综合能力建设[7] - 移卡本地生活业务已在日本、新加坡等地落地,通过加强内部业务协同获取高黏性新客户[7] 牌照获取的挑战与未来竞争焦点 - 境外申领牌照周期多集中在1至2年间,需合规团队与当地监管进行数百次沟通及多重调研[8] - 各国监管政策差异性是最大障碍,政策突然改变可能导致申牌周期拉长至两年以上[9] - 未来竞争焦点从"牌照获取"向"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转变,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本地化服务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关键组成部分[10] - 单纯收款和换汇业务已无法满足出海企业对资金管理、外汇避险、多国税务合规等一体化需求[11]
跨境支付“卷”出海,拿牌竞赛的高成本博弈
北京商报·2025-09-17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