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莫让银行卡用户身处信息迷雾
北京商报·2025-09-18 00:16

"卡未离身,资金却被盗刷"。近日,银行卡频繁遭遇盗刷的消息,持续牵动着每一位持卡人的神经。 盗刷不仅给持卡人造成经济损失,更暴露出支付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风控漏洞。 尽管事发后,涉事银行机构与清算机构通过"打补丁"方式补救,明确被盗刷款项无需持卡人承担,但广 大用户的核心担忧始终未消,谁也无法保证,下一次被盗刷的会不会是自己的银行卡。 其次,技术防护存在明显漏洞,静态卡号验证易被破解,支付接口漏洞使黑客可批量获取敏感信息,而 加密存储不足更助长了数据泄露风险。 最后,监管套利空间为犯罪提供温床,不同地区对商户审核强度差异显著,部分国家甚至允许虚拟商户 接入支付系统,这种监管洼地成为盗刷重灾区。 要从根本上解决盗刷难题,需提前发力、主动作为,完善全链条的安全防护体系,真正堵住盗刷风险的 源头。 技术—规则—监管的三维联动模式值得推广。技术层面应全面推行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技术, 用动态令牌替代静态卡号,使泄露信息无法直接用于交易;同时引入生物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风控手 段,实现从被动拦截到主动预警的转变。规则维度需建立全球统一的安全基准,由国际卡组织牵头制定 跨境交易最小验证标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