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房价反弹现象 - 江苏徐州某楼盘取消优惠政策,每平方米房价上调800元,折后价较一个月前便宜2000多元 [1] - 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地级市的房地产项目宣布取消销售折扣,其中8个城市新房价格出现显著上调 [1] 涨价城市区域与特征 - 房价上调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的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中部地级市 [2] - 这些城市普遍存在库存去化周期低于10个月、新房供应量连续3个月下降、成交量连续两个季度上升的特征 [2] - 以徐州为例,2024年全年新增土地供应面积较2023年锐减35%,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8% [2] - 徐州市2024年常住人口净增长2.1万人,需求端扩张 [2] 供需关系驱动因素 - 供需关系变化是核心驱动力,供应端收紧恰逢需求端扩张 [2] - 昆山等城市凭借发达的制造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较低的生活成本和突出的性价比成为吸引力因素 [2] 购房者结构变化 - 2024年下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购房者中改善性需求占比攀升至48%,创近五年新高 [5] - 改善性需求购房者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对房屋品质要求更高,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5] 市场表现与去化率 - 涨价城市房屋去化率普遍超过80%,部分热门项目出现购房者排队抢购场景 [5] - 涨价并非开发商一厢情愿,而是有坚实的市场基础 [5] 开发商资金压力 - 经历前几年深度调整后,不少房企现金流紧张,通过适度涨价改善盈利状况成为自然选择 [5] - 以当前建设成本计算,普通住宅项目建安成本占售价35-40%,土地成本占30-35%,税费占15-20% [6] - 若不涨价,许多项目将难以为继甚至出现亏损 [6] 地方财政考量 - 对于大多数地级市,土地出让收入依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6] - 房价适度上涨有助于提升土地价值,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6] - 202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2.8%,三四线城市降幅尤为显著 [6] 购房者心态变化 - 许多原本计划今年购房的家庭正在考虑提前行动,形成"涨价-预期-需求增加-再涨价"的螺旋效应 [7] - 本轮涨价并未引发大规模恐慌性购买,购房者表现更为理性,会仔细权衡不同项目性价比 [7] 市场分化特征 - 本轮涨价主要集中在新房市场,二手房价格相对平稳,表明是开发商主动行为而非整体市场被动传导 [7] - 拥有强劲产业支撑、持续吸引人口流入的城市房价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城市继续面临低迷 [7] 涨价对经济的影响 - 适度房价上涨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带动建材、装修、家具等相关产业发展 [8] -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8] 长期趋势与市场转型 -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房价基于供需关系理性调整 [13] - 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的区域性涨价现象仍将出现,是市场分化的必然结果 [13] - 房价上涨是结构性而非全面性普涨,缺乏产业支撑、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房价仍面临下行压力 [11]
取消折扣、上调房价!最牛地级市,打响房价上涨第一枪
搜狐财经·2025-09-18 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