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观点 - 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提升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1] - 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农业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 [1] - 政策层面已出台多项规划文件,为构建“数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接近30% [1] - 现代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 [1] - 截至2024年1月,农业农村部累计支持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和分中心34个,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116项 [1]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农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与产业融合深度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 [2] - 部分数字农业产业存在投入高、周期长、转化率低以及高端科技成果供给与应用不足的挑战 [2] 政策支持方向 - 需统筹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农业保险等政策工具支持数字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 - 将适度调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政策,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倾斜 [2] - 政策目标是推动形成以智慧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2] 企业主体作用 - 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农业科技创新协同体系,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攻关 [2] - 强化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 [2] - 需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构建全方位信息服务网络 [2] 消费市场驱动 - 打造农业数字化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缔结消费者与农业生产,锚定绿色、健康、有机的消费需求 [3] - 探索云认养、云监督等现代农业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指向与反馈 [3] - 依托“互联网+”推进农业经营网络化,借助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消费渠道 [3]
统筹协同发展数字农业
经济日报·2025-09-18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