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模型要摒弃短视冒进
经济日报·2025-09-18 06:10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攻坚",大模型跨越式发展的条件正日趋成熟。DeepSeek-R2酝酿之际,其团队已 在论文中阐述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创新蓝图——"模型+硬件"的协同优化设计,意味着大模型发展不 再单纯依靠算力堆砌或算法单一创新,而是软硬件并行研发的"集团军作战"。当下,像华为昇腾384超 节点、上海AILab系统平台的相关突破,都为大模型新发展筑牢了基础,也让我们坚信下一代人工智能 系统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 互联网思维碰上人工智能时代,"流量焦虑""爆款心态"已成创新枷锁。在这个算力成本高昂、技术迭代 迅速、计算量极大的时代,急功近利的冒进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唯有摒弃短视观念,专注技术深耕与生 态共建,才能在这场关乎国家竞争力的科技竞赛中取得最终胜利。 但大模型竞争截然不同。这是硬科技的角力场,技术指标和模型性能是实打实的,即使用户数多,如果 性能不过硬,也会在技术竞争浪潮中掉队。以DeepSeek-R1为例,其发布之初使用率的飙增,根源在于 算法架构的创新与训练数据的深度优化,而非依赖用户规模。大模型的价值如同精密仪器,参数精度、 响应速度、多模态能力等硬指标才是衡量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从"流量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