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专访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8 07:21

气候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 - 近百年内二氧化碳浓度出现显著上升,这种几十年到百年内的快速增温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3] - 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的类似变化需要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当前变化的成因和时间尺度与历史不同[3] - 自然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火山活动和年代际气候震荡,如大规模火山爆发可导致全球气温短期下降0.5℃[5] 全球温控目标的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曾超过1.5℃,是有观测记录以来首次突破该阈值[1][6] - 单一年份气温超过1.5℃不具备完全代表性,需通过多年平均气温判断,但全球变暖趋势在不断加强[6] - 按照目前的减排力度,实现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力争1.5℃的目标存在较大困难[6] 绿色能源与气候变化的协同关系 - 绿色能源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变化催生,旨在减缓因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全球变暖[7] - 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相辅相成,发展绿色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缓气候变暖及其不利影响[7] - 大气中的碳会进入海洋和陆地并返回大气,形成碳循环,认识此过程对掌握大气碳含量至关重要[7]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行业 - 能源行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80%以上[8] - 交通运输业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受显著影响,同时其自身排放也加剧气候变化[8]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受较大影响,极端高温会推动空调、电风扇等制冷产品的需求[9] 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策略 - 能源企业的核心是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并减少自身排放[10]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可通过精准预判极端天气来规划生产与运输,将气候风险转化为机遇[10] - 提升天气气候变化的预测预报水平对各行业应对风险、把握机遇至关重要[10] 赋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 - 监测技术需能准确掌握大气、区域和海洋中的碳含量等关键数据,反映其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12] - 预报预测技术需提升对天气、碳本身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预报能力[12] - 对太阳辐射和风力的精准预报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行业的调度与利用意义重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