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走近古树名木——守护“树梢上的河南”
河南日报·2025-09-18 07:20

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学者梁衡将古树承载 的意义誉为"树梢上的中国"。 河南是古树名木大省,古树名木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中原历史不仅书写在古籍碑刻、博物馆藏之中,更鲜活 地镌刻于一棵棵苍劲挺拔的枝干之间。 淮阳太昊陵,古树与陵庙建筑相映生辉,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起的精神象征;南阳武侯祠,古树与忠义碑碣交 叠辉映,彰显着鞠躬尽瘁的精神丰碑…… 这些历经风雨的古树名木,构成了中原大地上最为独特和珍贵的绿色遗产,守护好"树梢上的河南",既是生 态的需要,也是文明的传承。 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为古树名木保护"撑腰"。在全 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到来之际,这些静静伫立数百上千年的古树,身体可好?河南在保护古树名木方 面有哪些好做法?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新县沙窝镇油茶。 白云龙 摄 雨、干燥季节应加大巡查力度。 针对古树保护中的难点,《规程》提出"一树一策"动态管理机制,要求通过根系修复、树体支撑、微生境改 良等多项技术措施,为每株古树建立个性化"管理档案"。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