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单点创新”到“聚合发展” 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中国汽车报网·2025-09-18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三大产业基于技术同源、产业链互通和应用融合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创新平台建设 [1][3][4] 技术同源性 - 三大产业均以AI为底层技术 智能汽车与电动航空技术理论基础相通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AI算法和云端基础设施上高度相通 [4] - 知行科技依托汽车产业控制器和算法积累成功开发全球首款国产中高算力机器人控制器 [4] - 电动航空技术浪潮源于汽车产业电动化技术 [4] 产业链互通性 - 全球聚合智能产业链形成"一套共性零部件+多个智能终端"的产业生态 覆盖感知部件、计算部件、算法模型、执行部件、电池、通信及材料等领域 [5] - 维他动力机器人供应链90%延续汽车供应链 [5] - 沃飞长空希望借助汽车供应链在3-5年内将低空飞行器价格从千万级降至数百万级 [5] - 电动航空领域对汽车产业链核心供应链复用率不足20% 主要因适航安全要求差异 [7] 应用场景融合 - 三大产业在城市综合管理、立体智能交通领域形成组合式应用 快递物流行业已开展无人车、无人机和仓储机器人试点 [5] - 飞行汽车提供低空交通解决方案 多旋翼适用于15公里内出行 复合翼适合更长距离城市出行 [5] - 飞行汽车电池需求与电动汽车不同 飞行时间约10分钟无需大电池 [7] 差异化发展挑战 - 三大产业电池技术性能诉求不同 机器人电池强调小而灵巧 电动航空要求更高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导致散热问题 [7] - 智能汽车座舱交互存在识别不准确问题 正通过大模型应用向主动感知转变 [7] - 低空飞行存在适航认证成本高、城市环境建模复杂等痛点 全球近300款飞行汽车预计收敛为5-6款核心构型 [8] 产业发展路径 - 聚合发展理念有望推动智能机器人在5年内达到"电动汽车时刻"水平 [9] - 通过汽车产业链优势建立"三大件"制造优势 推动零部件供应商向智能机器人和低空飞行领域拓展 [9] - 聚合"三大件"将成为新出海引擎 需加快国际布局和多元化出海路径 [9] - 需完善产业推进机制 包括聚合统筹发展、协同规划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先行先试 [9] 协同发展建议 - 政产学研用需集智攻关 在部分地区试点应用 完善标准及政策法规制定 [10] - 加速进化通过赛事和K12到高校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生态 [10] - 车企可基于整车研发和供应链管理优势 联合飞行器与机器人公司培育技术生态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