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价异常波动 - 9月16日股价经历剧烈震荡,早盘一度暴涨63%至历史高点679.5港元,午后断崖式跳水,最终收跌53.7%至192港元,较日内高点跌幅高达72% [1][3][5] - 相较13.15港元的发行价,股价一度暴涨超50倍,总市值逼近2700亿港元,但当日总市值较高点蒸发超1900亿港元 [1][3][5] - 以股价最高点计算,买入一手(500股)的投资者截至收盘单日亏损超24万港元 [1] 公司基本面与上市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尚无商业化产品、收入为零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的研发 [7][8] - 公司于2024年6月23日通过港交所18A规则上市,上市不足三个月,股票名称带有"-B"标识,标志着其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3][6][8] -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人民币3.43亿元和人民币2.75亿元,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仍未产生任何营收,亏损达1.23亿元 [8] 股价暴涨的驱动因素 - 股价飙升的起点是公司于8月25日公告被纳入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并宣布将于9月8日纳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等相关指数 [9][10][12] - 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当天(9月8日),股价即大涨20.13%,此后因核心产品Tinengotinib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的利好消息,股价进一步加速上涨 [9][10] - 9月12日与9月15日股价迎来爆发式上涨,涨幅分别达到77.09%和115.58%,市场观点普遍指向指数型ETF被动买入的影响 [10][12] - 公司上市后可交易流通股份仅549万股,占总股本1.38%,有限的流通盘使得少量资金流入即可引发股价剧烈波动 [12] 对相关指数及ETF的影响 - 当前有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鹏华基金旗下的4只ETF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药捷安康于9月15日开始出现在这些ETF的申购赎回清单中 [13] - 9月15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2.69%,但4只相关ETF净值涨幅出现分化,鹏华基金旗下ETF涨2.7%最贴近指数,其余三只涨幅分别为1.9%、0.46%、0.94% [14] - 9月16日指数下跌3.86%,4只ETF净值分别下跌2.82%、3.19%、2.26%、0.98%,鹏华基金旗下ETF从最贴近指数变为偏离度最大,被市场质疑可能进行了减仓操作 [14][15] 指数纳入机制的争议 - 国证指数公司关于成分股调整的透明度受到质疑,其官网样本日期停留在8月29日且未包含药捷安康,具体纳入日期及权重未明确公示 [17] - 相比之下,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券更新披露更为及时,最新日期为9月16日,且并未将药捷安康纳入 [17] - 仅有资深投资者能从ETF申赎清单变化中觉察成分股调整,普通投资者信息滞后,可能影响投资信心并导致损失 [17]
50倍大牛股“闪崩”,股价腰斩,多只ETF被指高位接盘
搜狐财经·2025-09-18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