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然,是出海最大的坑
虎嗅·2025-09-18 15:40
东南亚市场的繁荣表象下,暗藏着认知陷阱。印尼雅加达某品牌首店选址时,只盯着 30%+ 的年轻人口 红利,却忽视穆斯林群体对食品认证的严苛要求 —— 开业当天因货架混放非清真食品,遭宗教团体联 名抗议,停业 3 天直接损失超 5 万美元。 消费习惯的暗河比数据更致命。越南河内某社区店经营者发现,当地家庭偏爱 "傍晚全家逛店",却照 搬国内 "早 8 点晚 10 点" 的营业时间,导致傍晚 6 点~8 点高峰期人手紧缺,上午时段门可罗雀。调整 为弹性排班、聚焦傍晚 5 点至晚 11 点高峰后,单日客流立涨 40%。这种 "反常识" 细节在泰国更显著: 曼谷商场店周末客流高峰集中在下午 4 点后,源于当地人 "先祈福再逛街" 的生活惯性。 渠道误判会让好产品遇冷。马来西亚某品牌跟风布局 "加油站店中店",却忽视当地司机偏好便利店即 时食品的习惯,量贩零食接受度极低,最终承担高额违约金撤店。反观吉隆坡 Bukit Bintang 商圈的企 业,通过 "网红打卡点 + 试吃体验" 组合,将游客转化为消费者,周末单日客流突破 2000 人次。 筹备阶段:三个 "想当然" 的连锁反应 选品的 "文化滤镜" 最易酿祸。某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