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红书电商,只走窄路
36氪·2025-09-18 16:23

公司业绩与估值 - 公司预计今年利润将翻三倍,达到30亿美元,该数字超过Pinterest在2024年收益的50% [1] - 公司在最新交易中的估值攀升至310亿美元 [1] - 公司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2024年全年GMV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5% [1] 电商业务战略演进 - 2023年公司推广“买手电商”概念,2024年升级为“生活方式电商”,今年8月将电商功能“市集”提升为一级入口 [1] - “市集”取代了应用内原有的“热门”短视频流入口,平台对电商业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5] - 公司选择“半闭环电商”策略,将标品流量导向淘天、京东、拼多多等货架电商平台,自身闭环部分则专注于非标品 [12][13] 电商模式与社区特色 - “市集”的布局采用双列流设计,强调社区氛围,融合商品笔记、带货直播间与购物链接,定位为“可买、可逛”的体验 [7][9] - 电商模式核心是基于信任、认同和情绪价值的成交,而非价格驱动,通过买手电商主打差异化 [10][15] - 平台上的典型商家为“主理人”,过去一年开店的商家中有半数为95后首次创业者,月活购买用户中95后占比高达70% [2]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平台主动放弃体量最大的标品生意,押注于小众、高溢价的非标品,试图成为中国电商的“B面” [13][15] - 与抖音等平台相比,头部主播体量存在差距,例如公司顶流主播单场成交额最高在5000万元左右,而李诞在抖音的单场直播曾达2308万元 [16] - 公司正在拓展兴趣圈层,平台上已有超过2500个细分兴趣标签,二次元与游戏已成为第三和第四大垂类 [19] 运营挑战与风险 - 非标品业务面临品控挑战,公司曾因种草翻车、虚假推荐等问题被约谈 [18][19] - 消费行为受低价驱动,非标品直播间的用户决策时间较长,存在浏览后离开的情况 [17] - 电商功能“市集”的推出采取审慎态度,8月底开始仅面向深度电商用户测试,初步覆盖10%的日活用户 [19] 未来发展探索 - 公司试图用内容、信任与兴趣构建新的消费逻辑,在全球电商版图中开辟区别于货架电商和低价效率模式的第三条道路 [20] - 线下业务同步谨慎推进,本地生活会员服务“小红卡”首期仅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开放 [20] - 平台的目标是让“生活方式电商”从年轻女性的时尚消费,延展到更广泛的小众与垂直兴趣圈层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