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管反目、发布延期,“对标” 苹果的魅族 22 能引领复兴吗?
钛媒体APP·2025-09-18 19:2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魅族22于9月15日发布,起售价2999元,距离上一代产品魅族21发布已过去近两年时间[1] - 新品经历两次延期上市,公司解释延期原因并非故意,而是因迟到更求完美[1] - 魅族22未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芯片,转而采用中端定位的骁龙8s Gen4芯片,未达到市场旗舰级手机水平[1][5] - 由于发布延期至9月,新品与苹果iPhone 17系列发布时间撞车,魅族22在宣传中打出“6.3英寸黄金尺寸的另一个版本答案”的口号,意图对标苹果[2] - 最初的参数爆料显示魅族22原计划采用骁龙8至尊版,最终选择中端芯片可能与骁龙8至尊版供货不足有关,高通优先向三星、小米等大客户提供旗舰芯片[5] - 在无法提供顶级性能后,魅族22将卖点转向“小屏拍照旗舰”,但面临小米Civi 5 Pro、一加13T、vivo S30 Pro mini等配置相当且售价更低的机型竞争[5][6]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星纪魅族集团自今年7月起出现多起人事变动,公司法人由苏静变更为黄质潘(黄章胞弟),后者微博认证为“星纪魅族集团 CEO”[1] - 自2022年6月至今,星纪魅族共更换三次CEO,分别为沈子瑜、苏静和黄质潘,频繁的高层变动影响既定战略推进[7] - 吉利系高管掌权时期,业务重心放在魅族车机与吉利系汽车的整合上,手机产品反而成了陪衬,混乱的产品发布节奏和营销逻辑降低了魅族手机影响力[7] - 公司曾启用篮球解说背景、无手机行业经验的张月作为魅族 Note 16的“美女产品经理”进行宣传,该营销方式与常规手机新品宣传逻辑形成反差,张月于7月宣布离职,就职时间仅为5个月[7][8] - 7月,曾参与Flyme早期设计的老将陈家沂宣布回归魅族[11] - 前Flyme负责人杨颜在9月初公开表示与公司存在纠纷,据前员工推测,公司可能拖欠杨颜款项,此类与核心高管的纠纷自黄章时期延续至今[11][13] - 家族化管理模式导致公司缺乏战略定力,加速了职业经理人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公司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如洪汉生(后加入OPPO)、陈希(后加入OPPO)、张佳(后加入小鹏)等[14] 市场竞争与市场份额 - 2022年魅族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跌至1.3%的低位[15] - 根据IDC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6900万台,同比下降4.0%,魅族手机出货量被归为“其他”类别[15][16] - 2025年第二季度,“其他”类别厂商(包括魅族)共同瓜分20.0%的市场份额,出货量为1380万台,同比下降4.9%[16] - 当前市场竞争维度已改变,前五大品牌(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均将自研(SoC、系统等)作为重点,并掌握产业链话语权,形成小厂难以追赶的规模化优势[16][17] 吉利收购后的战略整合 - 吉利收购魅族的初衷更多是看中魅族的车机系统,以弥补其在移动端技术研发经验的短板[17] - 星纪魅族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Flyme Auto的合作车型总销量突破116万辆,新增生态用户数行业第一[17] - 从“手机赋能车机”的角度看,魅族手机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对吉利汽车销量贡献有限[19] - 在内置车机系统成为主流的当下,即便是苹果CarPlay的市占率也从50%下降至30%,被部分车企抛弃[19] - 对于吉利集团而言,“开发车机系统的魅族”比“卖手机的魅族”更具价值,如果魅族22未达到既定销量目标,魅族手机的未来可能岌岌可危[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