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降息冲击波
北京商报·2025-09-19 00:40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4.25%之间,这是2025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的再次降息[1][3] - 降息决策基于平衡通胀与就业的考量,尽管通胀率维持在略高水平,但就业增长放缓且远低于预期,劳动力市场活力不足,降息旨在提振劳动力市场[1][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旨在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下行风险,而非连续降息的开始[4][5] 经济与政策背景 - 美国经济复苏动能边际放缓,8月失业率升至4.3%,创近四年新高,8月CPI同比上涨2.9%,虽高于2%目标,但压力已有所缓解[4] -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存在分歧,19名官员中仅10人预测年底前至少降息两次,7人不降息,2人只降息一次,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强调就业市场风险上升可能促使9月降息[3] -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要求"大幅快速降息",甚至明确要求幅度应"超出预期",为降息幅度增添不确定性[4] 未来利率路径预测 - 美联储官员对2025年剩余两次政策会议累计降息幅度的中位数预测值为50个基点,预计2026年仅降息一次[7]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7.7%,较前一日74.3%有所上升[7] - 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使全年累计降息达75基点,2026年可能还有2—3次降息,使利率逐步向长期中性水平靠拢[8] 黄金市场反应与展望 - 降息后伦敦现货黄金突破37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盘中最高触及3707.47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日内波动幅度超60美元/盎司[11] - 伦敦现货黄金自2023年起累计涨幅已超100%,2025年年内涨幅已超39%,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27%的涨幅[11] - 专家预计金价中长期将继续上行,年底前有望冲击3800—4000美元区间,支撑因素包括货币宽松周期推动实际利率下行、美元信用弱化及各国央行持续购金[12] 全球央行购金需求 - 中国人民银行截至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较7月增加6万盎司,实现连续10个月增持[13] - 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共新增黄金储备166吨,购金量虽增速放缓,但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仍处于显著高位[13] - 建议投资者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长期核心部分,占比维持在5%—15%之间,通过定投或分批加仓方式平滑成本[13] A股与港股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后美股三大股指冲高回落,道琼斯指数涨0.57%,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分别收跌0.33%和0.1%,多数中概股收涨,部分涨幅超20%[15] - A股市场更多依赖内生逻辑,表现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及政策环境,港股则因资金流动便利性更受益于流动性改善[16] - 利好行业包括外资持仓较大的电子、电力设备,持有美元借款较多的企业,以及科创赛道如通信设备、半导体、创新药等[17] 人民币汇率走势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85,较前一日下调72个基点,离岸人民币曾升破7.10关口,最高报7.0853,为2024年11月以来首次[19] -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月初7.22一路走高至7.10附近,涨幅超1.3%,中间价较年初涨超800基点,呈现"三价合一"趋势[19] - 支撑因素包括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创近十年新高、外资加速流入及国内经济回稳向好政策发力[19] 中国货币政策展望 - 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可在总量调控、结构引导、利率优化等维度协同发力,如适时降准或通过MLF操作调节流动性,必要时引导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行[21] - 结构上可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额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21] - 应对美联储政策外溢效应应坚持"以我为主",优先服务国内经济复苏目标,同时适时调整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稳定预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