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阿里市值双涨 殊途同归还是渐行渐远
北京商报·2025-09-19 01:04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截至9月17日收盘,腾讯和阿里总市值分别达到6.06万亿港元和3.08万亿港元,但9月18日收盘时,腾讯市值回落至5.88万亿港元,阿里回落至3.02万亿港元 [1] - 腾讯当前642港元股价距730港元历史高点仅几步之遥,而阿里当前166.17港元股价较五年前超300港元仍有较大距离,显示出两家公司股价恢复速度的分化 [1] - 从2022年10月31日的170.17港元到2025年9月18日盘中的664.5港元,腾讯用三年时间完成290%的股价反弹,2025年至今股价已从400多港元涨至超600港元 [3] - 阿里股价在2025年从80多港元涨至近170港元,9月18日收盘价166.17港元是自2021年10月以来的相同水平 [3] 市场环境与估值重构 - 2025年市场环境为科技股反弹提供了条件,DeepSeek等国产模型突破给中国科技股带来了估值和市值重构 [3] - 中国AI相关企业的估值在过去一年平均上涨了37%,DeepSeek的崛起引发了全球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重新评估 [3] - 高盛给予腾讯“买入”评级,目标价701港元,同时将阿里港股目标价从158港元上调至174港元,显示机构信心增强 [5] - 市场更愿意为确定性买单,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行为反映了对确定性的偏好 [5] 公司战略与业务调整 - 腾讯以“精准投入+生态协同”构建穿越周期的护城河,而阿里在“技术研发与业务扩张”的平衡中寻找节奏 [1] - 2022年12月腾讯内部调整包括:CSIG放弃集成商角色转向做自研产品被集成,CDG智慧零售放弃货架卖货模式,WXG视频号成为全公司希望 [6] - 阿里在2023年3月通过“1+6+N”组织架构调整试图打破“大公司病”,2025年二季度又将业务结构收缩为四大类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7] - 腾讯通过游戏、金融科技、广告形成闭环,抗风险能力更强,阿里以电商为核心,受竞争挤压后转向云与AI,但新业务尚未完全弥补电商增速放缓的影响 [7] 财务表现与增长引擎 - 阿里2025年二季度营收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若不计已处置业务同口径营收同比增长10%,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下降18% [8] - 腾讯2025年二季度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利润692.5亿元,同比增长18% [8] - 腾讯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受益,营收及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均取得两位数百分比同比增长 [8] - 腾讯采取“摘取低垂果实”策略,用AI优化现有业务,而阿里进行“深海钻探”,押注未来技术革命 [8] 股份回购与市场信号 - 腾讯2024年全年共回购3.07亿股,总金额1120亿港元,完成了年初承诺的至少千亿回购计划 [4] - 2025年3月19日,腾讯宣布一项全年回购至少800亿港元股份的计划,9月17日及18日分别发布两则有关股份回购的公告 [4] - 企业回购股份释放了积极的市场信号,成为市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未来竞争与发展前景 - 腾讯和阿里在AI赛道的增长引擎呈现不同特质,阿里冒的风险更大,需要从头打造大模型和应用,腾讯对大模型态度更开放 [8] - 腾讯的核心是游戏、金融和微信,阿里在本地生活板块重启生态扩张,双方基本盘交叉点不多,真正会交手的领域是AI [8] - 两家公司在国际市场均有布局,阿里云对全球化态度破釜沉舟,腾讯的海外游戏和云计算业务也怀揣憧憬 [8] - 基因决定抗风险能力,腾讯的多元化生态优于阿里的单一业务依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