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系统性防范与化解路径 写字楼市场运行与金融风险防范研讨会在沪举办
国际金融报·2025-09-19 01:02

市场现状与核心挑战 - 写字楼市场面临供应过剩、需求不足、空置率高企、租金持续下行的深度调整压力 [1] - 市场分化趋势显著,但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写字楼亦普遍出现租户要求降租的现象 [1][2] - 租赁活动以企业搬迁为主导,市场处于租方主导阶段,租金预期趋于理性,空置水平或将温和上升 [3] - 互联网与发达交通网络正重塑市场格局,导致区域租金差缩小 [8] 潜在金融风险 - 当前写字楼资产收益率低、估值缩水,隐含债务违约、金融机构坏账上升、上市公司市值波动等潜在金融风险 [1] - 需高度关注抵押物价值相关的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高评”导致“高贷” [2] - 大宗交易萎缩与REITs等退出渠道不畅,加剧了风险 [1] 行业需求与结构性变化 - TMT、金融、专业服务及制造业保持稳定活力,科技类企业与消费品贸易企业扩张意愿相对明显 [3] - 新兴孵化空间需求旺盛,医美、轻医疗等成为楼宇转化方向 [8] - 不动产市场正经历从住宅开发旧模式向以经营现金流为核心的持有型不动产新模式转型 [4] 政策与体制障碍 - 国有写字楼业主面临管理体制约束,决策和定价机制僵化,导致市场自发调节功能受阻 [2][6] - 部分楼宇产权高度分散,小业主协同困难,导致楼宇运营效率低下和更新困难 [6] - 规划调整刚性强、时滞长,难以适应市场供需快速变化 [6] - 政府将写字楼视作“楼宇经济”载体,高度关注其对税收与GDP的贡献,是供应量偏高的深层原因 [7] 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 - 长期需依靠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鼓励楼宇提质增效和精准定位 [1] - 短期应控制新增供应、推动存量去化,并建议建立动态评估机制、设立平准基金、引导长期资本入场 [1] - 推动“商改保租房”等用途转化,鼓励老旧项目更新升级,以促进市场回归供需平衡 [5][7] - 应进一步构建多层次REITs市场,打通“投资—培育—退出”的完整资产循环 [4] - 授权国企业主更多自主权,积极推进楼宇产权整合,增强规划调整灵活性 [6] - 允许土地用途在不同物业类型间弹性转换,是市场纾困的有效渠道 [7] 市场前景与投资动向 - 整体市场在调整中稳步推进供需再平衡,中长期仍具备复苏与增长潜力 [3] - 在利率下行环境中,较高的资本化率正体现出显著的投资吸引力 [4] - 市场投资信心呈现分化:民营企业趋谨慎,而险资则相对乐观,持续参与大宗交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