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趋势 - 电商行业年度重头戏双11拉开序幕,与往年唱衰情绪不同,今年行业出现令人关注和期待的变化 [2] - 即时零售激战开启,淘宝、美团、京东等头部平台自六月起相继进行战略升级,核心举措是将传统购物、本地生活服务与即时零售深度整合 [2] - 行业竞争焦点是抢占“近场”(本地即时消费)这一关键场景,并试图打通“近场”与“远场”(传统电商)的协同效应,旨在为平台和品牌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增长空间 [2] - AI技术正从“炫技”走向“实战”,已深入电商运营核心环节,包括智能选品、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其价值体现在提升商家运营效率与消费者购物体验 [2] 平台大促策略 - 面对大促周期越长、频次越高却效果递减的困境,阿里妈妈提出“全域快种快收”新概念 [4] - 淘系通过每月两场“超级88大促”,在618与双11之间建立连贯运营周期,使大促常态化 [4] - 借助月均三波段的消费节奏循环快种快收,商家可高频调整货品与用户策略,系统性沉淀消费人群资产,为双11爆发持续蓄水 [4] - 大促不再只是特定节点冲刺,而成为一场长周期但循环蓄力的“快战役” [4] - 每月两场“小双11”般的88大促为商家提供六次尝试机会,为双11大爆发做前置性准备,帮助商家整理商品矩阵和用户矩阵,实现更高频的调整 [8] 流量获取与转化 - 阿里妈妈提出“四大场景红利”以应对流量稀缺问题 [4] - 远场电商与近场即时零售协同可打开全新流量通道,例如迪卡侬实现消费者在旗舰店下单后选择就近配送,缩短履约时间并提升流量转化效率 [4] - 线上流量向线下门店渗透,使大促流量不再局限于单一平台,成为品牌可持续运营的资产 [5] - 高频外卖场景可带动低频消费,低购买频次品类通过与高频场景结合获得更多触达用户机会,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做精准推荐以提升转化效率 [5] - 淘内外经营深度联动,通过UniDesk覆盖出行、线下、娱乐剧综及内容等多场景,例如“红猫计划”与小红书合作打通从内容到购买的链路,提升站内外转化效率 [6] - 闪购融合模式将淘系大促流量(包含每月两次的88大促、双11以及618)导流至线下门店,整合线上线下,例如迪卡侬、优衣库可实现消费者在旗舰店下单后3小时到货,平台将就近门店库存全部打通并分发流量 [9] AI技术应用 - 搜索始终是大促期间商家最核心关注点,“品牌搜索竞争力”是阿里妈妈品牌新力模型中的关键指标 [7] - AI可帮助商家找准消费者真正搜索的多样性关键词,包括产品核心卖点、功能特性、使用场景等长尾表达,从而提升搜索营销的覆盖精度与转化效率 [7] - 通过淘系底层数据能力,品牌可更精准把握种草效率,例如发现某用户群体已被触达5次,而行业平均转化需7次,即可针对该人群补充2次精准曝光以提升整体转化效率 [10] - 全域数据回流后,利用AI能力可更好帮助品牌进行全域经营 [9] 平台合作与数据策略 - 平台积极推进与各媒体平台(如小红书、微信、抖音、快手)的全域能力打通,保持互联合作 [9] - 淘宝拥有与媒体互联合作后的后链路数据,最终流量回归电商平台,辅助商家实现更完整的资产沉淀 [10] - “红猫计划”是在数据合作基础上建立的联动机制,旨在合作互联而非各自为政,以促进新营销业态升级 [10] - 平台合作核心在于数据的双向合作,借助隐私计算能力逐步实现,同时平衡商家发展和消费者信息保护 [10]
备战双11,品牌今年怎么打?|对话阿里妈妈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