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银行理财“爱”上指数工具
上海证券报·2025-09-19 03:04

◎记者 徐潇潇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称"理财公司")在指数型产品布局上动作频频,逐渐把指数型产品视为进 入权益类市场的重要工具。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理财公司在权益投研方面基础薄弱,缺乏成熟体系,面临"缺规模"又"缺人才"的局 面,所以多数理财公司选择通过指数化投资,试图绕开个股研究的短板,在宏观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以指 数介入,获取行业整体的Beta收益。 指数化投资热度上升 利率持续下行,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率逐步走低,理财公司正积极通过配置权益类及多资产类指数工具 增厚产品收益。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产配置策略来看,指数型理财产品一般 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复制指数投资的非结构性产品。该类产品通过直接配置ETF、指数投资类的资管 产品或标的指数成分股来复制指数表现;另一种是通过配置挂钩特定指数的期权,间接投资指数的结构 性产品。该类产品多挂钩于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自研的全球配置型指数和特色主题指数。 权益投资"借船出海" 理财公司重视指数型理财产品,其背后既有政策端对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的鼓励,也有理财公司自身 权益资产配置能力相对有限,而投资者风格偏稳健又追求超额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