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要找准突破口
经济日报·2025-09-19 06:00
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接下来,金融业还可充分借助数字技术,强化技术赋能、数智引领,进一步 改善老年人、残障人士、新市民等群体的服务体验。例如,在手机银行上增设"大字版""老年版"模式, 在网点入口处增设轮椅坡道,在服务器具上配置盲文密码键盘等,推出更多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 得实惠的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多样化金融需求。 9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期间,金融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将通过多种形式,面对面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金融 需求和关心关切,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并同步组织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行动,帮助金融消费者明辨风 险、远离侵害、维护合法权益。 群众所需,亟需防范风险,保护合法权益。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前者往 往处于信息劣势,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的第一批 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显示,一些不法分子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 骗,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面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协同行业主管、公安司法等部 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