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高收益”为卖点销售保险 是否存在“画饼”陷阱
中国证券报·2025-09-19 06:18

香港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特点 - 产品宣传为“保底王者”,预期总收益率达5.1%,其中保底收益2%,分红收益3.1% [1] - 产品功能上具备多货币自由选择、可更换被保人、保单可拆分、货币可转换等特点 [1] - 以年交保费10万元、5年期交的演示保单为例,第八个保单年度含分红的总现金价值与所缴保费基本持平 [2] 产品收益与营销宣传分析 - 营销中常使用“复利”概念,但演示保单显示IRR达到5.1%需至第98个保单年度,第20个保单年度IRR仅为4.50% [2] - 保证部分现金价值达到2%的IRR同样需至第98个保单年度 [2] - 业内人士指出IRR是测算储蓄型保险产品真实收益最常用的指标,实际分红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3] - 香港保险演示利率曾高达7%,但新规已要求下调演示利率上限 [3] 行业驱动因素与专家观点 - 香港保险代理人销售长期寿险佣金率约45%,经纪人佣金水平更高,高佣金可能促使业务员夸大收益 [4] - 专家认为香港保险底层资产可全球配置,在美元高息期其投资收益率中枢通常高于内地 [3] - 专家提示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港险宣传的“高收益”并不可靠 [3] 消费者投保注意事项 - 消费者需明确购买目的,若是保障需求,内地重疾险、医疗险性价比可能更高且监管更透明 [4] - 若是资产配置,需注意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保险本身不是帮客户赚钱的工具 [4][5] - 境外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一旦发生纠纷维权成本高昂,且多以外币计价,汇率波动影响人民币收益 [5] - 个人赴境外购买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外汇管制范畴,若政策收紧可能导致保费续缴受阻 [5] 监管提示与行业风险 - 多地保险行业协会提示跨境投保面临法律体系、监管政策及产品设计差异带来的风险 [7] - 在境内投保境外保单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无法获得境外有效保障 [7] - 消费者应谨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投资型产品,特别关注非保证收益部分,评估自身外币资产配置和汇率风险承受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