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对美国大豆出口的影响 -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同比暴跌88%,跌至近20年最低点[1] - 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近2500万吨大豆,但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比例从历史平均的60%降至18%[1]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合约价格较三年前高点暴跌40%[2] 中国大豆供应链的多元化战略 -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比例飙升至76%,2024年巴西对华出口大豆达7465万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1.1%[1][2] - 中国投资120亿美元参与巴西铁路和港口建设,将物流时间从45天缩短至33天,并推动人民币结算[2] - 中国与阿根廷、乌拉圭签署1000万吨新协议,并宣布从两国进口大豆数量翻倍至500万吨,成功打造“南美三角供应圈”[2][3] 中国国内大豆产业的振兴 - 2025年中国大豆产量突破2300万吨,较2017年翻一番,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从85%降至75%以下[2] - 东北地区扩种1200万亩,耐盐碱品种亩产提升30%,并通过低蛋白饲料技术一年减少800万吨豆粕用量[2] 美国豆农面临的经营压力 - 伊利诺伊州豆农面临每蒲式耳11.3美元的生产成本与10.15美元现货价格的倒挂,每英亩净亏损近100美元[2] - 美国农业部研究表明,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大豆损失约占71%[5] - 美国大豆协会警告,失去中国市场可能造成百亿美元损失,三成以上豆农面临破产风险[10] 美国农业的结构性困境 - 美国农业高度专业化,如价值25万美元的大豆专用收割机和30万美元的播种机难以转作他用[4] - 改种其他作物需耗费3至5年重建销售渠道,且期货套期保值规则不同,每户学习成本高达1.2万美元[4] - 美国试图通过日本(年进口量300万吨)和欧洲等市场弥补损失,但与中国需求相比杯水车薪[4] 市场与政策反应 - 特朗普呼吁中国将美国大豆订单增加至四倍后,芝加哥大豆期货仅短暂上涨2.8%便迅速回落[3] -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后,芝加哥大豆主力合约价格单日下跌超2%,最低触及980美分/蒲式耳[5] - 2018年关税战期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从2958万吨骤降至667万吨,降幅达76.7%[8]
美国大豆迎丰收季,农民却绝望喊话,中国一单未下,粮食恐烂地
搜狐财经·2025-09-19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