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因城施策破解千城一面
经济日报·2025-09-19 00:05
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结合本地产业基础、人才储 备等要素,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比如,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通过技术赋能和要素 重组,化少雨劣势为冷凉蔬菜发展之长板、变荒凉短板为云计算散热优势,成功打造出特色产业;再比 如,合肥利用科创优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长春利用汽车工业基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发挥区位 优势与上海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这些例子无不说明,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的 过程。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推动城市发展百花齐放,既是增强城市活力的 现实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指出,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千城一面,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同质化,也表现为产 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的跟风潮。"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 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直击部分城市产业布局的症结所在。 选择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