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收账款飙升至营收86%,莱茵生物募资改道背后的财务真相

募投项目终止与资金用途变更 - 公司终止"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建设项目"和"莱茵天然健康产品研究院建设项目" 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预估待支付尾款合计3.15亿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1] - 项目终止方案于9月9日临时股东会高票通过 距董事会审议通过仅20天[1] 募投项目原规划与现状 - 2022年9月公司通过定增募资9.68亿元 发行价5.85元/股 发行日股价上涨41.96%[2] - 原计划投入7.3亿元建设甜叶菊工厂 预计年新增净利润1.59亿元 另投入2.38亿元建设研究院[2] - 公司与芬美意签订五年分销合同 目标累计收入4亿美元 预计年均带来收入不少于4.8亿元[3] - 截至今年6月底 甜叶菊工厂累计投入5.66亿元(进度77%) 虽已完成转固但未进入生产季 无产量销量效益产出[5] - 研究院项目仅投入7800万元(进度33%) 处于内部装修阶段 距原定2025年末完工时间不足半年[5] 募集资金闲置与补流情况 - 2022年10月首次使用2亿元闲置募资补充流动资金[5][6] - 2023年4月再次补充1亿元[5][6] - 2023年9月补充2.94亿元 使临时补流峰值达5.94亿元(占募资总额61%)[5][6] - 2024年9月将1.5亿元节余资金永久补流[5][6] - 资金主要用于偿还短期债务和支付货款[6] 资金缺口与偿债压力 - 2022年三季度货币资金9.94亿元 短期借款6.15亿元 一年内到期负债0.31亿元 无资金缺口[7][8] - 2024年四季度货币资金降至1.65亿元 短期借款4.24亿元 一年内到期负债3.99亿元 资金缺口扩大至6.58亿元[7][8] - 资产负债率从2022Q3的30.09%升至2024Q4的36.22%[8]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8.37亿元 同比增长15.37%[10][12] - 归母净利润3811万元 同比下降41.27%[10]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69万元 同比下降48.45%[10]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93亿元(同比增2.19%) 净利润731.51万元(同比降80.8%)[12] 盈利指标恶化 - 毛利率降至23.57% 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13] - 净利率降至5.22% 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13] - 公司称净利下滑因行业价格竞争、产品结构阶段性调整及折旧摊销成本增加[13] - 行业分析师指出植物提取行业准入门槛低、同质化显著 产能扩张导致价格竞争激烈[13]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达7.22亿元 同比增125.43% 远超营收增速[14] - 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值达86.24%[1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07.9天拉长至175.7天 延长62.8%[16] - 专家指出这种依靠延长账期拉动销售的模式是"以风险换增长"[16] 短期偿债压力 - 短期借款5.21亿元 一年内到期负债3.46亿元 有息负债合计8.67亿元[16] - 货币资金2.43亿元 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比例仅0.28[1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895.28% 但主要因原料款支付减少和上年同期资金冻结的特殊会计处理[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