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车 · 论势 || 威马“复活”前路几何?
中国汽车报网·2025-09-19 09:30

公司重启进展 - 威马汽车于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复工复产信号,由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与新股东,推动威马EX5与E5两款车型在温州基地恢复生产 [1] - 此次重启标志着公司在沉寂近两年后,正式迈出重启造车业务的关键一步 [1] 公司面临的有利条件 - 上海、温州两地政府积极介入,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处理供应链恢复、企业信用修复、融资支持等难题,并提供补贴与政府采购支持 [2]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的入主为公司带来重启急需的资金与运营支持 [2] - 公司计划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试图寻找新增长点 [2] 公司面临的财务挑战 - 威马科技集团负债总额高达203.67亿元,而资产仅为39.88亿元,巨大的债务压力难以靠初期10亿元投资彻底化解 [2] - 新股东翔飞汽车与“宝能系”关系密切,后者自身深陷债务困局,可能影响对威马的长期投资 [2] 公司面临的品牌与信任挑战 - 近两年的停摆导致公司售后服务大面积中断,品牌信誉严重受损,“威马”二字一度与“破产”“售后无门”等标签深度绑定 [3] - 汽车品牌本质是一种信用契约,一旦断裂,重建极为艰难,公司需要以新品牌姿态从零开始构建消费者信任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短短两年间,行业在产品迭代、智能驾驶、电控系统、用户体验等方面飞速进阶,市场竞争从“扩张期”步入“淘汰赛” [3] - 公司计划复产的EX5、E5等车型,在智能化水平、续驶能力及整车体验上均已被主流竞品甩开身位 [3] 公司技术与人才挑战 -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离不开持续资金投入,公司目前最紧缺的是资金、时间和人才 [3] - 在主流车企纷纷扩大研发团队、加快推出新平台的背景下,公司要实现技术追赶任务极为艰巨 [3] 公司未来战略选择 - 公司需放弃不切实际的全面竞争幻想,聚焦细分市场寻求突破,例如深耕网约车、低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或依托成本优势开拓海外地区 [4] - 在产品策略上,宜采取“短期复产回流现金,中期开发适销新品”的节奏,避免盲目铺摊子 [4] - 公司需积极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有布局的产业投资者,并引进具有汽车行业经验的专业高管团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