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概述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战略企业家培育计划”,旨在构建新型政企关系,通过“1+4”培育体系整合政府、市场与专业机构三方资源 [1] - 计划从区内高成长性、高潜力民营企业中分批遴选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定制化培育与资源导入,提升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与经营管理能力 [1] - 计划于9月18日启动,首批108位民营企业家组成“百人团”,覆盖计算机、人工智能、商业管理等多个领域,以三年为一个培育周期 [1] 培育体系与机制 - 计划形成“1+4”培育体系,“1”指“企业家共同体”成长体系,推动企业家在战略、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协同,开展“生态共同体”成长活动 [3] - “4”指战略企业家甄别、培育、赋能、评估四大体系,实行全方位甄别、全过程陪伴、全要素保障、全维度评价 [3] - 首批入选企业家分为“战略擎锋营”、“战略砥锋营”、“战略蓄锋营”三个培育梯队,依托格局、方法、资本、技术等八大赋能机制进行跟踪评估和动态优化 [4] - 计划着力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低空与空天等重点产业赛道培育企业家 [3] 入选企业家与企业情况 - 首批“百人团”企业家平均年龄48岁,涉及23家上市公司,企业知识产权平均达167项 [6] - 代表性企业包括已登陆纳斯达克的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该计划回应了企业家对战略视野、风险意识和领导力提升的需求 [6] - 企业家筛选标准涵盖家国情怀、前瞻视野、战略洞察力、干事创业激情、团结引领力、逆势成长力与企业潜力等6个维度 [3] 资源支持与合作网络 - 计划聘请3位“产业领航企业家”全程指导,分别为视源电子董事长王洋、智光电气董事长李永喜、亿航智能董事长胡华智 [6] - 黄埔区与10家资源赋能单位签约,提供智库、产业链、金融、创新、人才等支持,包括多家银行、投资集团及研究机构 [7] - 此举有利于构建“政-企-研-金”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建立多维度、可持续的资源嫁接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源对接效能 [9] 计划目标与预期影响 - 计划目标是锻造顶尖战略企业家队伍,培育百亿级、千亿级龙头企业,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企、辐射一业” [3] - 长远目标是在黄埔区形成“企业家-企业-产业集群”的正向循环,强化汽车、新型显示、绿色能源等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引领地位 [6] - 计划旨在对企业“帮一把、托一手、陪一程”,让企业成长得更快、更好、更有影响力 [4]
黄埔“战略企业家培育计划”启动!首团超百人,或三年见成效
南方都市报·2025-09-19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