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备、套餐涉及虚假宣传 便携式上网产品套路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19 10:45

行业运营模式 - 便携式无线上网设备销售采取硬件与流量服务分离的模式,硬件在电商平台销售,流量则绑定另一个运营商 [2] - 虚拟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批发”流量,再转卖给设备商或代理商,在电商平台销售 [3] - 用户充值绑定在特定公众号或小程序中,形成“平台卖设备,流量另走公众号”的链条,该链条分工细密但缺乏监管制衡 [3] 消费者投诉问题 - 部分产品存在强制预存费用问题,例如有消费者被要求预存至少50元才能激活设备 [1] - 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如宣传“19.9元300G”优惠,但实际需一次性交2年费用才可激活 [1] - 网速与承诺不符,有消费者使用一个多月后网速突然下降,与承诺的“相当于100兆宽带网速”完全不符 [1] - 存在流量虚标问题,例如“19.9元100G”套餐仅用5天就显示用尽,但客服无法提供后台流量明细 [2] - 售后服务困难,消费者退款屡屡受阻,退款过程耗时长达两个月 [3] 营销与销售策略 - 商家采用“低额巨量”的营销策略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不清楚背后存在限速、限量甚至断网等隐藏门槛 [3] - 销售过程中存在诱导消费行为,例如客服以确认收货并给出五星好评为条件免费升级套餐,否则需补200元差价 [1] 专家建议与监管方向 - 有专家认为应强化平台监管责任,建立明确的资质审核和纠纷处理机制 [4] - 建议电商平台要求商家提交预付资金存管证明,并定期公示资金流水 [4] - 建议对商家纠纷率高、换壳频繁等行为设置警示提示,以促使其合规运营 [4] - 推动建立统一的“预付资金托管”机制,确保消费者充值资金独立存放,避免商家卷款跑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