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极端天气已成为重要经济变量,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加大减排力度以实现温控目标 [1][6] - 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相辅相成,绿色能源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路径 [7] - 准确的气候预测技术能帮助各行业将气候风险转化为发展机遇 [10][12] 气候变化科学依据 - 近百年内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出现快速显著上升,这种几十年到百年尺度的增温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3] - 自然系统因素如火山活动和年代际气候振荡也会影响气候,准确区分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双碳”决策至关重要 [5]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首次突破《巴黎协定》的1.5℃温控目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在加强 [1][6]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 - 能源行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80%以上,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必然趋势 [8] - 交通运输业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且自身排放加剧气候变化,行业转型需求迫切 [8]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受极端天气影响,例如欧洲市场因极端高温频发导致对空调的需求大幅增长 [9] 企业应对策略与机遇 - 能源企业核心应对策略是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减少自身排放和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10] - 零售和制造业可通过精准气候预测提前规划生产与运输,将气候风险转化为市场机遇,如提前布局制冷或保暖设备 [10] - 提升天气气候预测预报水平对各行业应对风险、把握机遇至关重要 [10][12] 赋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发展 - 监测技术的发展需能准确掌握大气、海洋中碳含量等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 [12] - 预报预测技术的提升包括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碳变化预报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影响的预报 [12] - 对太阳辐射和风力的精准预报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调度与利用意义重大 [13]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9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