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部:分区管控,对于污染较轻的行业尝试取消环评审批
南方都市报·2025-09-19 14:57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现状 - 全国已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实现全地域覆盖、差异化准入、多要素集成、信息化管理 [1] - 各地均已发布省、市两级管控方案,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种类型共4万多个管控单元,并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 [1] - 该系统将水、气、土等要素和各部门环保要求集成,输入项目位置和行业类别即可自动研判环境符合性,已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运用并不断升级 [1] 环境管理链条协同机制 - 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前端到后端的环境管理链条 [2] - 分区管控在源头明确准入要求,环评针对区域定位提出环保要求,排污许可规范企业行为 [2] - 污染较重的电镀企业被鼓励进入专门园区集聚发展,园区配套完善治污设施,企业入驻时可简化项目环评并共享设施 [2] - 对污染较轻行业尝试取消环评审批,将管理要求直接纳入排污许可证,目前塑料制品、电子材料等31个行业正在各地试点 [2] 未来体系优化方向 - 将继续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使其更加精准、集成、实用 [3] - 今年将开展分区管控方案五年定期调整,加强流域、区域统筹,实现与国土空间规划政策的充分衔接 [3] - 将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赋能基层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