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治理策略与成果 - 小红书成立跨部门“打击虚假营销战队”,通过系统性协同作战实现从账号识别、内容拦截到品牌溯源的全链路打击[3][4] - 自3月战队成立以来,平台封禁虚假账号超1200万个,处置虚假营销笔记1376万篇,清理虚假评论超3.6亿条,虚假营销内容曝光整体下降60%[1] - 治理响应速度从“周级别”缩短至“小时级/实时拦截”,搜索结果用户负反馈率下降20%,用户对社区内容满意度提升10%[9][13] 五大治理板块具体措施 - 账号治理板块重点打击“伪素人”账号和“众包”账号,通过捕捉异常行为并结合多维度识别,半年封禁1200多万虚假账号[5][6] - 内容治理板块升级“模板化笔记识别大模型”和“虚假评论识别大模型”,半年处置1376万篇虚假笔记和超3.6亿条虚假评论[6] - 行业治理板块在留学、婚恋、房产、母婴等领域清退违规账号,使留学婚恋行业违规账号浓度下降90%,房地产文旅行业下降50%[6] - 品牌治理板块建立“品牌清源系统”,将违规品牌纳入黑名单并采取阶梯处罚,削弱品牌造假动机[7] - 搜索治理板块通过深度理解作假流程,从低质发文、团伙铺量、获利行为全方位识别,封死搜索曝光机会[8] AI技术应用与升级 - 平台上线50余项核心治理策略,迭代20多个AI识别大模型,包括“模板化笔记识别大模型”和“伪素人账号识别模型”[9][11] - “模板化笔记识别大模型”通过丰富模板库批量化识别同质内容,两个月内模板化笔记曝光违规浓度降低82%[11] - 技术团队建立“生态哨兵”系统和“黑种子库”(含18万条违规样本),实现新内容与违规数据多模态对比,治理响应速度提升至实时[12] - 发现虚假营销新变体后,技术团队可在1-2天内优化模型,例如8月针对广州假货团伙升级模型,处置数万账号并清理近20万条违规内容[11]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虚假营销套路效果变差,部分造假团队转向正规品牌孵化或优质内容创作,平台推动“虚假营销成本高于收益”的长期目标[13][14] - 平台未来将持续迭代技术模型、优化算法提升真实营销体验,并邀请行业专家讨论治理逻辑,打造更透明治理环境[14]
小红书成立“战队”重拳打击虚假营销,半年清理违规内容超千万条
北京商报·2025-09-19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