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11万辆SU7标准版,OTA升级能否消除辅助驾驶隐患?

召回事件概述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备案召回计划 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共计116,887辆 [1] 召回范围与原因 - 召回涉及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共计116,887辆 [3] - 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 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 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 存在安全隐患 [3] 解决方案 - 公司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4] - OTA升级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 新增动态车速功能 使得高速领航辅助功能通行更连贯 [5] - 升级仅需远程操作无需到店 已陆续推送升级 [7] 车主实际案例 - 济南车主张先生高速110km/h开启L2辅助驾驶时 车辆对前方突然变道货车毫无反应并继续加速 需人工紧急干预 [5] - 车辆曾将大型广告牌阴影识别为障碍物导致突然紧急制动 造成后车追尾风险 [5] - 李晓女士车辆在暴雨中多次无法识别湿滑路面车道线 突然偏离车道冲向护栏 需人工纠偏 [5] 监管背景 - 工信部要求车企完成企业管理能力备案、车型及功能备案和具体升级活动备案后才能实施OTA升级 升级后5个工作日内须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9]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采用OTA方式开展技术服务活动需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要求备案 [9] - 2025年3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 进一步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OTA管理 [10]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实施汽车召回233次 涉及车辆1,123.7万辆 较上年分别增长8.9%和67% [11] - 截至2024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共收到企业报告OTA升级活动4,047份 涉及车辆4.86亿辆次 [11] - 2024年汽车企业实施OTA召回19次 涉及车辆406.8万辆 比上年增长246.8% [11] 技术局限性 - 视觉识别算法在逆光条件下存在盲区 对静止物体识别率明显下降 [13] - 毫米波雷达在检测横向移动物体时存在反应延迟 [13] - OTA升级可优化传感器融合算法 提高系统对极端场景识别能力并增加预警提示 但安全责任仍在驾驶员 [13] 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影响 - 法律专家指出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时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 明知缺陷仍销售可能面临惩罚性赔偿 [12] - 车主可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要求退车 若缺陷导致使用性能显著下降即使通过OTA修复仍可主张解除购车合同 [13] - 2025年4月"小米SU7车主退车联盟"发送律师函要求对系统缺陷导致事故或性能衰减车辆全额退车 超3,000名车主提交申请 [13] - 公司对退车申请回应"可选择延长质保至8年/20万公里+3万元生态积分补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