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F米尔斯:财政政策需聚焦消费
36氪·2025-09-19 16:13

宏观经济展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反映了上半年强于预期的经济活动及中美贸易争端的缓和[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站稳20万亿元台阶,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3] - 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7] 消费与内需 - 前七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但同期人民币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显示家庭储蓄率较高局面仍存[4]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过一半,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约三分之一的平均水平,主因是为应对重疾风险及房价波动的预防性储蓄[4] - 促进消费的关键在于通过中长期财政政策提供更多社会保障和提振房地产市场,以降低储蓄率[4][8]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2][6] - 企稳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包括解决已预售但未完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利用中央政府资源购买未售出但已建成的房屋库存[5][6] - 长远看房地产占中国经济的比重将不会像以前一样,这是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问题,市场需寻找新平衡[3][6] 制造业与私营部门 - 自疫情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尤其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7] - 私营部门是提高生产力和提供创新的重要来源,其发展需要稳定可预测的监管环境及公平的竞争环境[7] - 需注意工业供需平衡问题,若经济中存在供需失衡将抑制通胀甚至产生通缩压力,应刺激国内需求以应对[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若价格水平持续下行和经济产出受影响,中国可采取额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利率仍相当高意味着具有降息空间[8] - 货币政策宽松应更多集中在利率工具上,而非基于信贷措施[8] - 财政政策可在中长期发挥作用,如扩大社会支出提升养老保险水平,加大房地产支持力度,其乘数效应高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8] 人民币国际化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2年将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10] - 人民币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贸易结算,但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的份额相对其他货币仍很小[10] - 数字化技术将帮助人民币在跨境领域中使用,例如移动支付促进人民币在境外使用,以及便利跨境贸易结算和融资[11] 国际贸易与供应链 - 中国致力于多元化出口市场和供应链,有效应对贸易争端潜在风险,例如加强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地区的经贸联系[3] - 虽然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但被对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销售所抵消,出口仍推动经济增长[3] - 全球经济碎片化将切割全球经济成不同板块,增加波动性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严重影响小型开放经济体[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