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整体呈现缩量窄幅收跌走势 沪指跌0.3%报3820.09点 创业板指跌0.16%报3091点 深证成指微跌0.04% 科创50和北证50跌约1% 沪深300微涨 上证50微跌 [1][2] - 日成交额降至2.35万亿元 沪深京两融余额共计2.4万亿元 [3] - 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1910只个股收涨 59只涨停 3404只个股收跌 26只跌停 [3]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31个中有16个飘红 煤炭板块涨1.97% 有色金属涨1.19% 建筑材料涨1.05% 社会服务涨1.01% [5][6] - 汽车板块跌1.94% 医药生物跌1.41% 计算机跌1.26% 非银金融跌0.88% 机械设备跌0.60% [6][7] - 概念板块中纳米银涨3.86% 氮气概念涨3.40% 民爆概念涨3.16% 全息技术涨2.96% CPO概念涨2.03% [8] - 同步磁阻电机跌7.54% 机器人执行器跌6.52% 汽车热管理跌3.87% 汽车一体化压铸跌3.79% Chiplet概念跌3.06% AI芯片跌2.71% [9] 个股表现 - 寒武纪-U跌5.05%报1349.24元/股 工业富联涨逾2% 海光信息和恒瑞医药收跌 [3] - CPO概念股中际旭创涨2.96%报421.5元/股 新易盛涨1.3%报350元/股 天孚通信涨4.79%报187.98元/股 [7] - 银行股表现分化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信银行收跌 建设银行收涨 [3] 市场解读 - 市场走弱主要因科技股过热回调及获利盘资金流出 属于正常板块轮动 非系统性恐慌 [1][9] - 有色金属板块受益于美联储降息 煤炭和建筑板块受冬季保供价格上涨及城中村改造支撑 [9] - 汽车板块下跌受小米汽车L2智驾问题召回事件影响 [9] - 市场内部分歧加剧 但流动性充裕 市场情绪及国家政策利好协同 [10] 投资策略 - 建议以科技(AI 半导体)为进攻主线 医药(创新药)新消费为防御 关注高股息资产(电力 保险)对冲波动 [9] - 防御与成长并重 仓位控制在60%至80% 重点把握科技成长(机器人/AI/半导体)消费复苏(餐饮/旅游)反内卷(煤炭/有色)金融(银行/券商)四条主线 [11] - 可尝试布局有逻辑支撑且处相对底部方向 如生猪 地产等 [11] - 市场短期震荡属上升过程中节奏变化 长期"慢牛向上"格局未变 主线仍围绕科技及泛科技方向 包括算力 半导体 芯片 储能 固态电池 机器人等行业 [12]
“眉飞色舞”!A股延续调整,下周怎么布局?
搜狐财经·2025-09-20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