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 如何为未来城市打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0 03:51

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长三角城市群被国家政策支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是国内城市群发展的排头兵,旨在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1][5] - 城市群发展强调创造中国模式,通过搭建产业互动合作空间框架,为企业合作与经济发展奠定平台基础 [5][8] - 城市群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7个城市,拥有9个万亿GDP城市作为先锋队 [5][9] 交通一体化进展 - 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过7700公里,日运送旅客超200万人次 [12]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于2024年6月正式运营,串联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多地 [12] - 高铁密度高、联通性强,未来将向中小城市延伸并提升速度与服务,鼓励民营资本参与 [12] 产业协作与集群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长三角形成跨地域产业链,上海侧重研发设计,安徽集中于生产加工,安徽已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大省 [13] - 大飞机产业形成“上海总装+苏浙皖配套”格局,集聚全国超1/3的配套供应商,相关企业近千家,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16][17] - 低空经济、大飞机等新兴产业瞄准世界级竞争,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6][17] 多中心城市功能分工 - 上海在科创资源、国际金融、交通枢纽方面具综合优势,其他节点城市如南京(软件)、苏州/常州(制造)、杭州(数字经济)各具特色 [13] - 多中心意味着城市间互有所长、相互依存,例如上海与苏州在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领域相互提供技术支持 [13] - 需打破行政壁垒,发挥市场化作用以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14] 国际竞争力与优势基础 - 长三角城市群是全球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依托沿江沿海交汇的地理区位,拥有上海港(国际航线近350条)和宁波舟山港(航线308条)等世界级港口 [15][16] - 后发优势明显,发展腹地广阔,背靠中国最大消费市场和生产制造能力,以及长江经济带产业走廊 [15] - 电子、汽车、现代金融等产业集聚明显,正瞄准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