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1] - 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 [1] -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80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市场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行业,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1] - 国家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初步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1] - 政策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2]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 [3]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3] - 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 [3]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年均浓度分别较2020年下降18%、10%和20% [4] - 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4]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3] - “十四五”以来共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等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涉及总投资6.28万亿元 [3] - 全国累计完成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的超低排放改造 [2] -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4] - 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 [4]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累计近500亿元 地级市PM2.5降至29.3 | “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2025-09-20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