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人民币92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699亿元,净利润从人民币58亿元增长至人民币143亿元,三年利润增长近3倍 [4] - 毛利率稳定在13%-16%之间,体现出极强的盈利稳定性 [4]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大幅覆盖净利润,2024年高达人民币448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5.38亿元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68亿元、105亿元,占营收比例稳定在3.5%至4.0%,三年累计投入超人民币200亿元 [5] - 研发投入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拥有"鲲鹏动力"、"火星架构"、"雄狮智舱"三大核心技术体系 [5] - 公司拥有超2.5万名研发人员,并明确提出五年内投入超人民币1000亿元用于电动化、智能化、全球产品研发 [13][17] 市场销售与全球化布局 - 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增长56%,新能源销量同比飙升277% [2][5] - 海外市场销量增长35%,海外营收占比37.4%,连续22年位列中国品牌出口第一 [2][5] - 公司是全球第11大乘用车公司,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9.4%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外经销商网点数量达到2,958个 [17] 品牌矩阵与产品战略 - 品牌矩阵清晰:奇瑞主品牌稳定大盘,捷途负责细分破圈,星途承担技术高端定位 [18] - 新能源品牌iCAR(如iCAR 03、V23)和智界(如S7、R7)已打开局面,产品价格覆盖人民币99,800元至339,800元区间 [18] - 公司通过多品牌运营体系实现分工清晰、独立成长,增长预期明确 [18] 上市估值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上市发行价区间为27.75–30.75港元,对应总市值约人民币1460亿–1630亿元,市盈率约10-11倍 [20] - 该估值水平对比比亚迪(PE约16倍)、吉利(PE约13倍)等同行已属保守,为投资者留下安全边际 [20] - 公司上市核心目标为释放活力,展示其早已具备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非单纯为了融资 [7][8][15] 公司治理与历史沿革 - 公司自2018年起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历时七年将一家地方国企转变为产权清晰、激励机制市场化的企业 [11] - 公司早在2001年就成为中国第一家批量出口整车的轿车企业,全球化布局比友商提前至少十年 [12] - 公司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坚持自主研发,2001年即投入人民币十亿元与AVL联合开发18款发动机 [13]
看完招股书,发现奇瑞1400亿市值稳了!
搜狐财经·2025-09-20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