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折点与驱动因素 - 中国股市自去年"9·24"以来出现重要转折,政策托底、科技创新与公司治理提升共同推动市场进入新一轮价值重估阶段 [1] -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表现从过去落后转为位居全球主要市场前列,上涨主要由内因主导 [2] -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揽子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及深远的结构性改革,其中最重要是中央政府协助地方政府化解地方债务,效果类似美国2008年对金融机构的注资 [3] 经济背景与产业亮点 - 尽管经历房地产泡沫破裂,但中国未出现金融危机及"僵尸"企业和金融机构,问题主要体现在地方财政方面 [2] - 当前产业层面创新亮点频出,科技创新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DeepSeek事件影响巨大,"9·24"以来科技主线持续上涨 [3] - 对比美国次贷危机后股市在2008年四季度反转,日本股市则在20年后因安倍"三支箭"政策才出现反转 [2] 上市公司行为与股东回报 - A股市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通过真金白银分红使净股东回报率由负转正,甚至与国际市场看齐 [3] - 上市公司行为改变受益于新"国九条"等政策引导及企业自发的治理提升 [3] - 只要上市公司愿意通过回购、加大分红力度回馈股东,股价就会有表现,参考过去15-20年欧美日股市经验 [4] 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 - 过去一年A股市场完成了均值回归过程,上证指数从2700点涨至突破前期高点,创近十年新高 [1][6] - 从过去30年历史看,上证综指趋势向上,尽管波动大,当前均值回归过程仅进行一半,向上空间仍不小 [6] - 市场出现"疯牛"可能性不大,未来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任何结构性牛市叠加即构成"慢牛"行情 [1][6] 外部环境与全球估值 - 外部环境变化对A股和港股有影响,美元走弱、全球流动性宽松及"美国例外论"松动是重要背景 [7] - 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深刻的价值重估,未来全球资产估值体系可能重构,中美资产估值差距或进一步收窄 [7]
王庆: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中国基金报·2025-09-20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