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药企出海势头不减,现在人才不够用了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2025-09-20 17:04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海外授权、自建海外基地、NewCo等形式开拓海外市场 [1] - 跨国药企首付款超过5000万美元的BD交易中超过40%来自中国生物科技企业 四年前该比例不足5% [3] -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定价权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3] 出海模式演变 - 从初期自建团队转向与成熟药企合作 和黄医药案例显示自建团队投入大量资金后无功而返 最终选择与武田制药合作推进全球开发 [3] - 出海2.0时代不再简单"卖青苗" 而是真正融入全球市场与跨国药企同台竞技 [10] - 合作阶段从临床阶段药物扩展至早期管线 反映跨国公司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提升 [4] ADC药物领域优势 - ADC药物在中国创新药爆发中具代表性 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等企业与海外大药企签署大额交易 [4] - 中国在化学优势、组合式创新和工程式创新方面具有优势 临床推进速度和执行力强 [4] - 预计中国上市的ADC药物将越来越多 需要抓住跨国公司需求和发展方向 [5] 海外扩张战略 - 药明合联选择新加坡建设首座海外工厂 从破土动工到机械竣工仅用16个月 [7][8] - 选址新加坡因最好平衡执行力、管理、成本、政府支持等因素 且与中国同一时区、华人比例高 [8] - 除新加坡外 正在评估欧洲、美国等其他区域建厂可行性 新加坡不是唯一选择 [9] 人才挑战与策略 -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暴露出人才短缺问题 全球运营复杂性超乎想象 [1][3] - 中国医药行业存在结构性人才问题 对人才要求从中国上市提升至海外研发和市场能力 [9] - 企业采取引进与培养结合策略 引进有国际经验人才 同时培养应届生构建长期竞争力 [9] 出海实践案例 - 和黄医药呋喹替尼2018年中国上市后 经历美国自建团队失败 最终通过合作于2023年底在美国获批 [3] - 出海被形容为"马拉松" 光有好的药品只是成功一部分 需应对全球运营复杂性和商业路径选择博弈 [3] - 药明合联通过派遣国内员工与当地招聘结合方式快速搭建海外团队 逐步增加当地招聘比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