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改革三翼”驱动中国资本市场迈入新发展阶段|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
华夏时报·2025-09-20 17:53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逻辑转变 - 资本市场已告别短线思维时代,通过资产端、资金端和制度端的系统性改革,正构建长期向好的新发展逻辑[2] - 市场定位发生根本性认知升级,明确资本市场是经济与现代金融的枢纽,其核心功能是服务投资者财富管理[3] - 改革方向明确,基础不断夯实,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尽管短期波动难免[2] 资产端改革:上市公司结构性转型 - 改革从发行环节入手,着力推动高科技企业、科创型企业逐步成为市场主力军,以此助力中国产业升级迭代[3] - 科技型、科创型企业能提供不确定性中的可持续性与成长性,让市场逐渐具备预期性、成长性与可投资价值[3] - 资本市场作为风险市场,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具备风险收益率[3] 资金端改革:改善市场流动性 - 过去长期忽视资金端流动性的重要性,只有市场具备充分流动性,资产价格才能合理定位,价值发现机制才能有效运转[4] - 需要引导基于长期财富管理的大资金有序入市,例如规模将持续扩大的险资,这类“耐心资本”是市场成长的重要支撑[4] - 监管层已着手调整相关规则,如险资的考核期限、偿付能力等约束,同时央行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信心筑牢底线[4] 制度端改革:提升透明度与公平性 - 制度改革以证监会为核心推进,重点聚焦确保市场透明度、保障规则公平、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威慑[4] - 监管层正推动法律体系完善,建立“刑事处罚+民事赔偿”并重的处罚机制,取代过去以行政处罚为主的模式[5] - 对发行制度、交易规则、并购重组、信息披露、退市等市场运行规则进行系统性调整,例如建立“违规退市赔偿机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