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聚酯产业链价格规律失效,出现“淡季涨价、旺季促销”的反常现象 [1][3] - 现象由市场预期错位、产能结构性错配及产业两极分化共同导致 [7][9] - 反常价格波动导致产业链利润失衡,中小企业承压,形成恶性循环 [11][14] - 破局需产业链协同,从供给侧优化产能、需求侧开拓新市场 [16][18] 价格表现 - 9月19日PTA期货价格跌破4600元/吨关键支撑,刷新3个月低点 [1] - 传统“金九”旺季市场表现疲弱,价格下跌速度与幅度超预期 [1] - 9月10日聚酯工厂涤纶长丝平均产销率飙升至186.4%,部分工厂高达400% [3] - 9月15日部分聚酯工厂再次下调涤纶长丝价格 [3] 现象成因 - 淡季涨价受地缘局势推高原油成本及龙头企业“反内卷”减产驱动 [4][8] - 旺季促销因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淡季已补库及订单下达时间紊乱 [8] - 产能持续扩张导致结构性错配,旺季供应远超需求 [5][9] - 下游企业根据油价及PTA/PX未来格局预判备货,使传统规律失效 [10] 产业链影响 - 下游织造企业面临战略误判风险,采购行为极度谨慎,多采取“随买随用”策略 [11] - 聚酯环节利润受损最严重,加工费长期处于低位,陷入“量增利不增”困境 [14] -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成本劣势明显,现金流压力巨大,生存空间受挤压 [14] - 促销效果呈“脉冲式”特征,未形成全市场补货热潮,效果不及预期 [13] 破局方向 - 重构上下游信任关系,通过常态化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 [16] - 供给侧需推动落后产能出清,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 [17][18] - 需求侧需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海外市场,培育国内非织造布等新需求 [18] - 产业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依赖龙头企业引领及技术创新 [18]
期价刷新3个月低点,聚酯产业如何摆脱“淡季涨价、旺季促销”的怪圈?
期货日报·2025-09-21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