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5》发布
科技日报·2025-09-21 11:13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总体评估 - 中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得分为80.20分,比上年提高1.77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及高新技术产业均保持增长 [1] - 全国31个地区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0.20分)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天津 [6] - 第二梯队为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分的地区,包括湖北、重庆、安徽、陕西、四川等22个地区 [6] - 第三梯队为得分在50分以下的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 [6] 领先区域创新表现 - 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天津6省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辐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3] - 上海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位,其万元GDP技术国际收入、劳动生产率排名第1位 [6] - 北京综合排名全国第2位,科技创新环境保持全国首位 [6] - 江苏综合排名上升至第3位,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比重排名第1位 [6] - 广东综合排名全国第4位,其创新促进发展保持全国首位,科技创新投入排在全国第2位 [6] 主要区域协同创新进展 -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持续加强,天津综合排名第6位,万人科技论文数、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和劳动生产率均排名全国第3位,河北综合排名第19位 [6] - 长三角地区日益成为科技创新“领头羊”,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安徽综合排名保持第9位 [6] - 长江经济带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沿线11省市建成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 [7] - 黄河流域九省区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改善,通过推进资源合作共享和成果转化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陕西综合排名第10位 [7] 评价体系与方法 - 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投入、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促进发展5个方面设置12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