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上市五周年实现从单一通信市场向四大市场全面布局的战略转型 形成信号链 电源管理 数模混合三大产品线协同发展格局 [1][2][3] - 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延并购(如收购深圳创芯微)实现产品线扩张和技术补强 量产产品超3000款 客户超6000家 [2][3][5] - 资本市场助力公司研发投入增长(2024年研发费用较上市初期增超3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47%) 团队规模扩至3倍 并增强高端市场信用背书 [4][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7815.38万元)同比扭亏 二季度净利率回升至9.5% 因下游汽车 AI服务器 新能源等多领域需求回升 [6][7] 市场布局 - 从聚焦无线通信市场转型为以泛工业为基础 汽车 泛通信(含无线通信 光模块 服务器) 消费四大市场全面布局 [1][2] - 海外市场在新加坡 德国 美国 韩国 日本建立本地化销售与技术支持团队 拓展海外通信 泛工业及汽车客户 [3] - 2025年下游市场布局已全面均衡 不受单一市场明显影响 业务覆盖汽车 AI服务器 新能源(光伏逆变 储能) 电源模块 电网 工控 测试测量 家用电器等领域 [6][7] 产品发展 - 形成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三大产品方向协同发展格局 信号链新产品在汽车 光模块等市场具竞争力 [1][3] - 通过内生与外延结合壮大电源管理产品线 推出定制化产品 量产产品数量超过3000款 [3] - 攻克高精度ADC 汽车音频总线等高端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5] 资本运作与研发 - 科创板上市获得资金支持 增强客户供应商信任度 为切入汽车工业等高端市场提供信用背书 [4][5] - 2024年研发费用较上市初期增长超3倍 研发人员规模增长超2倍 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7% [5] - 2024年10月完成对深圳创芯微收购 实现业务协同并积累外延经验 推进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融合 [3][5]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7815.38万元)同比扭亏 因下游终端需求回升及多市场成长 [6] - 盈利能力提升源于精细化管理和提质增效 新产品推出效率与运营效率提升 费用率同比下降 [6] - 第三季度业务趋势向好 公司对完成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客户拓展力度 [7]
思瑞浦登陆科创板五周年:单点突破的技术尖兵 向“全面协同、多元增长”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