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获奖与认可 - 克罗地亚纪录片《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获2025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金虎奖 [1] - 影片以实验性和反叛性著称 结合当下演绎与历史影像复现百年前政治闹剧 [1] - 评委会授奖致辞指出影片对当代欧洲极端民族主义兴起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1] 影片主题与叙事手法 - 通过里耶卡市民参与历史复现活动 揭示法西斯式政治危害及媒介力量对公共记忆的侵入 [3] - 采用由浅入深叙事逻辑整合史料影像与旁白 构建阜姆自由邦历史背景 [4] - 开创性运用多重叙事主体 通过历史影像与市民参与形成反讽效果 [6] - 通过画面并置手法对比历史影像与现实演绎 突显法西斯仪式的空洞性 [8] 历史事件再现 - 复现1919年邓南遮率百余名意大利士兵占领阜姆自由邦事件 后队伍扩至数千人 [5] - 展现邓南遮执政末期"血腥圣诞节"事件导致数十名军团士兵死亡 [17] - 通过市民演绎还原《卡纳罗宪章》起草过程 预示法西斯政权政治纲领 [12] 媒介与意识形态分析 - 邓南遮被誉为"最早理解媒介力量的政治家之一" 1919年主动邀请摄影师记录政治活动 [11] - 其营造的"政治壮观"模式包括阳台演讲 罗马式敬礼和戏剧化群众动员 被墨索里尼效仿 [12] - 历史影像存在明显倾向性:保留得民心照片 销毁投票反对占领的影像记录 [13] - 影片通过伪造历史影像对抗意识形态审查 填补个人记忆与官方历史间的空白 [16] 身体政治与表演艺术 - 选拔懂得拳击 有力量感的青年市民扮演军团士兵 还原"英雄式军团"集体形象 [18] - 通过赤裸上身训练 叼刀杂技等表演 讽刺权力通过肉体控制实现政治目的 [19] - 士兵形象从健壮集体转变为扭曲个体 展现身体政治从"展现强盛"到"见证毁灭"的功能转变 [19] 地域与民族认同 - 导演将邓南遮评价简化为意大利爱国者与克罗地亚侵略者的二元对立 [21] - 影片最终回归克罗地亚立场 未能突破民族主义叙事框架 [21] - 以横穿城市的河流和桥梁作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视觉隐喻 暗示历史侵略行为造成的永久隔阂 [23]
《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媒介力量下的历史复现
新浪财经·2025-09-21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