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卡外币交易结算调整,人民币直接入账时代来临
第一财经·2025-09-21 21:10

信用卡外币交易结算方式变革 - 招商银行自10月28日起对部分万事达信用卡调整结算币种,跨境交易由万事达直接转换为人民币提交至银行,持卡人账单保持人民币入账 [2]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允许客户自行选择外币交易以人民币或美元入账,调整范围覆盖万事达、维萨及JCB三大卡组织 [2] - 结算流程由“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转换简化为“当地币种—人民币”一步完成,理论上可降低汇率损失和货币转换费 [2] 卡组织本土化战略 - 本轮币种升级是万事达网联近两年本土化战略的后续动作,旨在2024年底启动的单标万事达信用卡迁移基础上,升级为具备境内外、线上线下支付功能的“中国万事达”新卡 [3] - 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机构在2025年陆续发布升级公告,平安与招行的调整是其中一环 [3] - 此举被视为国际卡组织追赶中国银联模式的尝试,因银联在境外消费可直接人民币入账,汇率环节更具优势 [3] 信用卡市场整体承压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总量为7.15亿张,较上一季度减少600万张,已连续第11个季度下滑,过去三年累计减少超过9200万张 [6] - 2025年上半年多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出现下降:中信银行降低12.54%,兴业银行减少11.27%,招商银行下降8.54% [6] - 交易规模收缩导致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收入随之缩水,银行亟须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提升服务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并寻找新增长点 [6][7] 行业调整的驱动因素与展望 - 银行与卡组织试图通过优化支付体验寻找新增长点,以应对信用卡市场持续收缩和手续费收入承压的共同诉求 [1] - 市场观点分歧,一种认为竞争将进入“拼汇率”阶段,另一种则侧重其宏观意义,视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支付环节的具体体现 [7] - 未来更多银行跟进币种调整的趋势将延续,具体节奏取决于银行与卡组织的合作进展及人民币跨境结算政策的监管导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