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被动投资引发的市场波动 - ETF跟踪指数调整时需按规定买入新纳入成份股 被动买入行为被投资者质疑为主动资金接盘 例如药捷安康等公司在股价高位被纳入指数 [1] - 专业投资者利用港股通规则和指数规则 在上市公司被纳入指数成份股前提前布局套利 债券投资者在科创债ETF募集前推高成份券价格至高溢价 ETF建仓时被迫溢价买入 [1] - 这些套利行为加深了投资者对ETF扮演接盘侠的印象 [1] ETF市场同质化竞争与资源浪费 - 指数产品创新不足 供选择指数较少 不能满足机构和投资者需求 ETF市场同质化现象愈发凸显 [1] - 基金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 陷入运动式发行怪圈 不顾市场实际需求与自身投研能力 扎堆推出相似标的和相近策略产品 导致大量同质化ETF涌入市场 [1] - 粗放式发行模式造成显著资源浪费与潜在损失 过多同质化产品增加投资者筛选难度 部分产品规模快速缩水面临清盘风险 损害投资者利益 [2] - 对基金公司而言 盲目跟风发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规模缩水 最终沦为迷你型基金 削弱自身口碑 [2] ETF生态建设与各方责任 - ETF生态建设亟待完善 监管层 指数公司 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需协同发力 推动市场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2] - 指数公司应在成份股审核阶段进行更严格合规审查 包括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和潜在风险 并与基金公司充分沟通 避免将有潜在问题和股价异动的公司纳入指数 从源头降低道德风险 [2] - 国内指数公司数量极少 基金公司可加强与具备编制指数能力的券商研究机构合作 借鉴海外成熟案例 编制相关指数并发行ETF产品 [2] - 基金公司在ETF发行上应具备前瞻性 减少运动式追热点和资金扎堆 减轻对指数成份股或成份券的压力 避免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 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与风险管理 - 为解决同质化竞争 基金公司应通过提升投研能力 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进行差异化发展 [3] - 中小公募可避开同质化红海 深耕细分领域如主动型ETF 区域市场或特定资产类别 实现错位竞争 [3] - 各方应加强对ETF成份股和成份券的监督 确保市场公平透明 提高ETF产品及跟踪指数的信息披露 同时做好预期引导和风险提示 [3] - 产品风险评级体系亟待完善 监管机构可对复杂ETF产品如杠杆ETF实施更严格准入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确保风险评级准确反映产品真实风险 [3] - 基金管理人在营销过程中应充分清晰揭示产品风险 特别是对结构复杂 波动性高的产品 必须做好风险警示和投资者教育 [3] - 在药捷安康股价波动期间 几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基金管理人在申购赎回清单中用现金替代个股 规避了成份股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ETF发挥了透明性和及时纠错能力 控制投资者损失 [3] - 基金管理人应承担投资者教育主体责任 帮助投资者理解不同ETF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引导树立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 避免盲目追逐热点和短期交易 [4]
应加强监督ETF成份股调整
证券时报·2025-09-22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