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2036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3258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用户规模达6.79亿,均创历史新高 [3] - A股游戏板块表现强势,申万游戏行业指数年内涨幅接近80%,在申万二级行业指数中名列第三 [2] - 部分个股涨幅惊人,ST华通和巨人网络年初至今涨幅超过200%,吉比特、冰川网络等涨幅超过100% [2][4] 股价驱动因素 - 游戏版号持续发放是重要推动力,截至8月份当年发放版号达1119个,8月份单月发放166款国产游戏版号创近年新高 [2] - 行业业绩回暖、AI技术降本增效、高流水产品收入披露以及小游戏生态爆发共同驱动估值回升 [3] - 重点新游戏表现亮眼,如巨人网络自研游戏《超自然行动组》用户和流水迅速增长 [4] - 出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同比增长11% [3] 公司具体案例 - ST华通因多款游戏在国内外市场爆火,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0.3%,外销收入大幅增长85.9%至113.7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继续同比大增85.5% [4] - 龙头厂商腾讯除《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长青产品外,2024年上线的《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三角洲行动》等新锐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7] - 厂商普遍深耕研发,走向精品化,摆脱过去靠“山寨游戏”、“换皮游戏”的模式 [5] 未来展望 - 国内游戏产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主要因游戏公司已具备持续的新品产出能力 [6] - 技术特别是AI的加持,使游戏公司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成为可能,但要求厂商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 [7] - 增长模式和竞争焦点可能转变,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命中率和长线运营能力 [7]
多重利好推动板块价值重估 游戏产业迎来“高光时刻”
证券时报·2025-09-22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