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息债市场发行概况 - 截至9月20日,浮息债发行数量为97只,发行规模达2755.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3.5% [1] - 政策性银行债在发行规模中占比超过八成,商业银行债及次级债券自6月重启以来累计发行389亿元 [1] - 商业银行自6月至今已累计发行9只浮息债,包括7只商业银行债和2只商业银行次级债券 [2] 浮息债产品特性与市场表现 - 浮息债票面利率与基准利率挂钩,定期调整,在利率上行时票息提高缓冲价格下跌压力,在利率下行时票息降低减少风险暴露 [2] - 新发行浮息债呈现“首月活跃,后续低迷”特征,发行当月换手率超过20%,随后成交明显萎缩,部分品种长期零成交,二级市场流动性显着低于固息债 [2] - 浮息债在利率波动环境中具备防御性投资价值,因票息动态调整使其利率敏感度低于固息债,持有价值更稳定 [5] 商业银行发行驱动力 - 银行业净息差已收窄至历史低位,通过浮息债的票息重定价机制,银行可在利率下行周期动态调整负债成本,缓解“高息负债、低息资产”矛盾 [3] - 在利率风险显着上升的背景下,浮息债的估值稳定性可对冲利率波动风险,满足银行主动负债管理需求 [3] - 当前利率水平处于相对低位,市场对未来走势存在分歧,是发行浮息债的理想窗口期,可避免未来融资成本过快上涨或保持融资竞争力 [4]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监管部门表态支持商业银行创新负债工具,浮息债与科创、绿色等专项领域结合可享受政策支持,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并支持实体经济 [4] - 浮息债发行将大概率实现常态化,并逐步构建完整的收益率曲线,未来1年、3年、5年期限最有可能成为标准券,形成完整期限梯队 [5] - 市场规模预计实现跨越式增长,商业银行在监管鼓励下持续增加供给,若地方政府债等长期品种引入浮息机制将进一步激发配置需求 [6]
发行窗口步入“理想期”浮息债市场发行量倍增
上海证券报·2025-09-22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