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判断 - 当前市场整体温度处于40-50度区间 远未达到80度以上的过热阶段[1] - 按照四季理论 当前市场处于春夏之间 尚未转秋入冬[1] - 真正的市场拐点可追溯至去年9月底 经历漫长震荡调整后估值已足够便宜[7]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900点 创业板指曾突破3100点再创阶段新高[1] 投资策略 - 公司今年以来增配周期、科技、医药等偏成长性板块 对高股息板块有所减持[1] - 未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方向的布局机会[1] - 投资策略保持较高仓位 相对超配科技、医药、周期板块 看好AI、创新药、黄金等方向[8] 成长股投资标准 - 成长股需具备三大特征:未来营收利润有三到五倍增长空间 年均增幅20%及以上;拥有一定定价权的商业模式;优秀的管理层格局[2] - 将成长股细分为四类:新经济成长股、市场份额提升型、利润提升型、周期成长股[3] - 最青睐新经济成长股 采用市值空间法或市盈率估值法衡量价值[3] 投研体系架构 - 投研团队近30人 主要通过校招内部培养 分为基本面研究团队、量化研究团队、国际部[4] - 基本面团队分成长组(医药/消费/科技)和周期组(成长周期/价值周期)[4] - 量化团队从事量化选股和对冲交易 国际投资部专注海外市场[4] 团队化运作模式 - 采用企业制管理模式而非创始人主导架构[2] - 团队模式能更好适应市场风格快速轮动 实现行业无死角全覆盖[4] - 打造覆盖全行业的"瑞博大模型"作为投研体系完善方向[5] 四季理论应用 - 以四季理论为投资指挥棒 认为股市行情具有周期性规律[6] - 夏季对应赚钱效应持续估值提升阶段 秋季对应高估值泡沫化风险阶段[6] - 不同细分领域有独立四季周期 例如小市值公司可能已入秋冬而大市值公司刚进入春季[6] 投资方法论 - 深度研究基本面 自下而上深挖个股 不过度关注市场牛熊周期[7] - 准确把握市场中长期所处季节位置比关注每日涨跌更重要[7] - 强势行情末期信号包括估值历史高位、投资者情绪狂热、新发基金遭哄抢等 现阶段未出现这些信号[8]
以四季理论为指挥棒 放眼全市场投资
中国证券报·2025-09-22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