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群体为何易出ESG评级优等生
中国证券报·2025-09-22 04: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ESG表现全球领先 多家银行获MSCI最高评级AAA 行业评级持续提升[1] - 政策监管与银行自身治理能力提升共同推动ESG发展 绿色金融规模快速增长[3][4] - 银行业将ESG融入战略规划与业务流程 覆盖风险管理、绿色信贷及普惠金融等领域[4][6][7] MSCI ESG评级表现 - 5家A股上市银行获MSCI ESG评级AAA级 包括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1] - 中信银行评级上调两级至AAA 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2024年跃升至AAA级[1] - 银行业ESG评级近三年保持稳步提升态势 步入全球领先行列[1] 行业评级比较 - A股42家上市银行中25家Wind ESG评级达A级或以上 占比近60%[2] - 银行业ESG评级平均表现优于其他行业 因环境与社会风险较低且信息披露更充分[2]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100% 远高于A股总体46.83%的披露比例[2] 绿色金融发展 - 银行业绿色贷款规模显著增长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6.95%[3]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约42万亿元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领先[3] - 主要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速超10% 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3] 政策监管驱动 - 《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加速ESG绩效改善[4] - 央行推进转型金融目录试点 发布全面绿色转型意见[4] 公司治理提升 - 头部银行将ESG纳入董事会战略与高管绩效考核 构建完整ESG管理体系[4] - 中国银行董事会下设多委员会明确ESG责任 高级管理层设绿色金融委员会覆盖20余部门[4] - 中信银行由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筹ESG 将绿色金融等议题纳入全行战略[4] 培训与能力建设 - 工商银行2024年开展ESG专项培训 线上线下培训超12万人次 国际化课程涵盖绿色金融[5] - 银行将ESG嵌入业务流程 如工商银行将绿色要求融入贷前至贷后全环节[5] 风险管理实践 - 中国银行从15方面开展尽职调查 6项为必查要点 包括气候变化和污染物管理[6] - 客户分A、B、C三类差异化管理 对高风险客户实施更严格评估[6] 社会维度表现 -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 中信银行强化宣传审查与投诉监督 招商银行建立信息发布审核流程[6] - 普惠金融方面 招商银行2024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76.79亿元 较上年增834亿元 贷款户数107.73万户[7] - 兴业银行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559.32亿元 较上年增长10.97%[7] - 乡村振兴方面 招商银行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增19.85% 投入帮扶资金5606.65万元[7] - 兴业银行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5394.67亿元 较上年增长11.55%[7] 气候议题进展 - 大型银行开展转型风险压力测试和气候情景分析 量化气候变化对资产影响[8] - 中信银行测算高碳行业2030年资产风险 工商银行建立风险传导模型证实转型风险可控[8] - 投融资排放(范围三排放)将成为重要指标 2025年度ESG报告预计披露相关数据[8] 数字化与创新 - 兴业银行自主研发双碳管理平台 为1.68万家企业及245.73万零售客户创建碳账户[9] - 民生银行创新开发行业地理风险指标 评估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风险[9] - 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支持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 年捕集量相当于种植1300万棵树[10] -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发放全国首笔自然受益型ESG挂钩贷款 利率与ESG表现挂钩[10] -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发放全国首笔3.35亿元绿色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双向挂钩银团贷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