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概况 - 2025年7月单月抛售价值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平均每日减持超过8亿美元 [1] - 此次抛售使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额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历史新低,较2013年1.3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约41% [1][15] - 中国已从美国第二大债主降至第三位,被英国超越,日本以11514亿美元持仓居首,英国以8993亿美元位列第二 [2] 减持美债的历史轨迹 - 减持趋势始于2022年4月持仓跌破万亿美元大关,2022年全年累计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508亿美元,2024年减持573亿美元 [2] - 减持的长期趋势已不可逆转,尽管某些月份可能出现波动或小幅增加 [17] 减持美债的战略驱动因素 - 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膨胀至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逼近1万亿美元 [4] - 实际收益率考量,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4%,而同期人民币国债收益率为1.85%,叠加2025年内美元贬值2.54%,使持有美债的实际收益率几乎趋近于负值 [6] - 作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金融反制,特朗普政府针对4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减持美债可影响美债收益率曲线,增加美国财政部融资成本 [6]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与增持黄金 - 作为多元化配置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自2024年起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8月末黄金储备攀升至7402万盎司 [6] - 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资产比例仅为7.3%,远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若提升至10%需增持约2000万盎司黄金 [6]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中国、波兰和土耳其为前三大买家,95%的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黄金 [8] 减持美债的全球市场影响 - 若中国完全退出美债市场,可能导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25至50个基点,推高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10] -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2024年全球美元资产占比降至58.7%,而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在2025年一季度升至4.2%,创历史新高 [10] - 可能引发美债市场流动性危机,2025年中国抛售已导致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波及全球约8000亿美元的相关交易 [14] 人民币国际化与战略转型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交易额已突破120万亿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撑 [14] - 外汇储备管理策略从“被动持有”转向“主动优化”,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 黄金”结算体系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试点 [14] - 通过香港黄金交易所运营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沪金”国际板,积极构建以黄金为核心的全球资产定价权 [15]
大抛售重启,美债只剩7307亿,机会难得,中国抛售突然加速
搜狐财经·2025-09-22 04:43